知了否 > 知识百科 > 经济财经

究竟该如何看待价格歧视呢?

时间: 1669字

究竟该如何看待价格歧视呢?

前两年有一条新闻说一名男子戴着头盔去售楼处看房,原因竟然是怕被售楼处的人脸识别系统认出来,因为一旦被认出来,就会判定他买房意向强烈,原本的优惠就没了。

这事儿让人哭笑不得,大数据杀手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你比如说不同的操作系统的手机打车费用就不同。

比如啊刚注册的新用户在某平台线上购物更便宜等等,这些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常见的经济学概念就叫价格歧视,那价格其实是指啊商家通过差异化定价,最大限度的谋取消费者剩余的一种手段。

为什么会有价格歧视呢?大家做生意都想尽可能多挣钱,假如啊,有人开了一家面馆,一碗面15块,很多人都会光顾,但光顾的人当中啊,一部分人觉得15块太便宜了,就算20块钱也一样吃,但一部分认为15块钱已经够贵了,再涨价就考虑到别的地儿吃了。

作为老板,自然就想把觉得便宜的人筛选出来,20块钱一碗卖给他们。

这种针对消费意愿不同区别定价的想法,就是价格歧视的由来了。

经济学啊,把价格歧视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一级价格歧视,也叫完全价格歧视。

这对商家来说是最理想的情况,你可以理解为榨干消费者愿意花的最后一分钱。

打个比方说吧,假如你饥肠辘辘,好不容易呢找到了一个包子铺,你对老板说,我要十个包子,但老板说,我家包子是一个一个卖的,第一个六块,第二个五块五,第三个五块,一次更便宜,但你必须吃完第一个才能买第二个。

包子铺老板对你采用的正是一级价格歧视。

因为你吃第一个包子的欲望比第二个强烈,第二个比第三个强烈,所以老板把钱一个包子比后一个孢子定价更贵。

吃完第十个,下一个包子只要一块钱了,但你已经打嗝了,所以这样做生意遭人记恨,因此现实中几乎没人这么做。

更常见的价格其实是以下两种。

那第二种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也叫按量定价,你比如一件衣服卖60元,两件就只卖100元,一杯奶茶十元,第二杯半价只要五元,这都属于二级价格启示。

为什么会这样定价呢?因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人们消费意愿会越来越低,但商家依然希望我们买东西,于是就推出了第二件半价、两件八折、办卡更优惠等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按量定价并不一定是买的量越多越便宜,也有可能是量越多越贵。

你比如说某个城市居民用电采取了阶梯电价,分了三档,第一档是每月用电230度以内,每度五毛多,第二档为231度至400度。

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五分,第三档为高于400度的部分,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加三毛。

为什么要这样定价呢?因为富人的房子更大,相对于普通人用电量更大,但他们对于电价却没有那么敏感,所以这里的阶梯电价是对富人的价格歧视。

那第三级价格歧视指什么呢?它是针对不同市场或者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的区别定价。

不同市场怎么理解呢?你比如说同样类型的一部手机,在美国和中国定价就不同,又比如很多连锁店,包括餐饮店、便利店、药店,在各地区定价他也不统一。

为什么针对不同地区会有价格歧视呢?当中既有成本的考量,也有不同地区人们消费水平的考量。

针对不同人群的价格歧视就更常见了,你比如说啊,针对普通人和富人,分别准备了经济舱和豪华舱,经济酒店和豪华酒店,还有开头我们提到的,针对用不同手机的人,搭车的费用可能不同等等,这些都属于针对人群不同的价格歧视。

当然,现实中这类价格歧视并非表现为对某一类人直接涨价。

也更多地表现为对另一群人给予更多福利和优惠。

你比如说吧,某购买平台给新用户优惠券,公共车呢,让老人和孩子免费进风景区,给未成年人半价折扣等等。

给了老人和孩子优惠,那么受歧视的便是消费能力更强的中青年了。

所以,生活中的价格其实远不止大数据杀手,它远比我们想的更加广泛。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式各样的价格歧视,你40岁就享受不到18岁和70岁的诸多优惠,你在大城市就享受不到小城市的物价。

价格其实有时会让我们多花一些钱,可有时也让我们少花一些钱。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价格歧视呢?

究竟该如何看待价格歧视呢?

将本文的电子版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可以打印分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