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否 > 实用范文 > 办公文秘 > 方案大全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十三篇

时间: 19443字

《愚公移山》故事本身简单,但由于在情节的处理上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从矛盾相继出现的尖锐性上去显示复杂性,这样就增强了文章跌宕的气势,引人入胜。下面是知了否小编用心搜集汇总的《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十三篇,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做参考,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十三篇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一】

一、故事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愚公移山》影片的片段或播放《愚公移山》的录音故事,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愚公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二、学习指导语,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和训练方式

先学习题解,然后每个同学思考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自古就被人们所传颂,当代也应该肯定,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提出是否还需要愚公精神。本次口语交际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要求能用充分的理由阐述出自己的观点。

三、分组

学生各自思考好自己的观点后,可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组,一组持“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经过时了”观点;另一组持“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观点。

四、组内交流

两组同学在各自组内都要分别说说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分别列举事例,组员之间提出意见互相补充。

五、全班讨论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两组学生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阐述观点时要有充分的理由,对方如有反驳也可以插话。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如果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还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是否会费时费力,达不到好的效果。

2.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如果放弃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人们变得越来越懒惰,科技是否还会继续进步呢?

六、总结

可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教师为发言最佳小组颁发“最佳合作奖”,为发言最精彩的同学颁发“最佳口才奖”。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有关古代寓言的粗浅知识。

②掌握具体语言环境中文言词语的含义,了解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③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习惯,增强对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的直接感受能力、诵读背诵能力。

3、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的寓意,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

2、认识愚公生动的形象,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课文认读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文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2、分小组自学实践,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排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

3、学生提出质疑,以学生互相解决疑难为主,老师点拨。

(三)课文研读

1、愚公移山的背景。

2、了解移山的原因、好处、态度、方法、影响、艰巨。(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分析愚公与智叟对话的内涵。

设问:A、智叟与愚公对话时的神态是怎样的?

B、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C、愚公为何长息?

D、作者给这两位人物命名是别有用心的,有何深长意味?

4、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抓住“诚”分析。

5、试着背诵课文,进一步理解愚公形象。

(四)课文赏读

1、欣赏名画:徐悲鸿的《愚公移山》,感受愚公精神。

2、齐诵课文。

3、名曲欣赏:江涛的《愚公移山》,颂扬愚公精神。

4、试背课文。

5、概括小结。

(五)课文创读

组织学生讨论:

1、学习了《愚公移山》一文,你受到什么启示?

2、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3、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愚公精神存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背诵全文、整理课堂笔记

2、选做题:习作实践

①文中对愚公、智叟两位人物的命名很有创意,请以“傻哥不傻,美人不美”为题写一篇400字短文。

②我为愚公唱赞歌。

③心中的愚公。

板书设计

长息(年高志短)

愚公 智叟

眼 笑(残年余力) 鼠

光 目

长 寸

远 对 光

不愚 比 不智

人力的无穷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寓意。

2、学会背诵。

3、积累语言。

【课型】

阅读讨论课。

【重点】

写作技巧与人物艺术形象。

【教学线索】

抓住“平险”引发。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时】

一个课时。

【教程】

一、导入

由祖国语言的丰富性,讲到成语,由成语谈及“愚公移山”。

显示:愚公移山

二、“一读”课文,寻找“引子”──叙事线索

显示:

1、文中哪个词语能起引发故事的作用?

“平险”──愚公的一个想法和举措,引发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讨论故事情节

显示:

2、愚公要“平险”,“险”在哪里?

“险”在家对面──“面山而居”。这是故事的背景。

3、为什么要“平险”?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这是故事的开端。

4、“平险”是如何进行的?

“谋”、“许”、“率”、“叩”、“垦”、“运”、“助”等行为。这是故事的发展。

5、“平险”的反对者有哪些理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故事的高潮。

6、结局是什么?

“神惧”、“帝感”而“无陇断”。这是故事的结局。

四、“三读”课文,小议人物对话

显示:

7、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人物对话。

8、有两次对话显现了故事的曲折与波澜,能否找出来?

愚公妻与愚公的对话──目的为解决问题。

智叟与愚公的对话──目的在于阻止行动。

五、“四读”课文,点击细节

显示:

9、“遗男”行为在故事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有二:

⑴说明愚公之举深得人心;

⑵反衬智叟实为愚笨和无理。

六、“五读”课文,分析人物

显示:

10、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⑴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

⑵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

⑶侧雨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七、“六读”课文,明白寓意并学会背诵

显示:

11、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12、用“首字连缀法”背诵“河曲智叟……”一段。

按“河曲──甚──以──其──北山──汝──曾──虽我──子、孙──子、子──子──而──何──河……”反复训练。

八、结束语

希望同学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认真领会愚公精神,并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二、正课

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摩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⑴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

讨论:

板书:

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

愚公移豫南汉阴

⑶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

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

⑷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

(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

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讨论归纳:

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出发,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⑸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

讨论归纳、板书:帝令背走。

3、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通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远喻近,还可以小喻大。本文以移山成功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

5、那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愚?

讨论归纳、板书:愚公不愚,智叟非智。

6、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7、听歌曲《愚公移山》,感受愚公形象,口头描绘出来。

三、课堂练习

如以此为材料创作歌词,你会抓住哪一主题?请构思好后写下来。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四】

一、教学目的

1、文言文的诵读。

2、掌握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3、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三、教学设想:

运用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理读法等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歌曲——愚公移山。

歌曲:愚公移山

歌手: 江涛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二、简介作者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朗读指导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教师作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 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四、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áng)

万仞(rèn)

惩(chěng)

塞(sè)

汝(rǔ)

曾(zēng)

诸(zhū) 箕畚(jī běn)

荷(hè) 孀(shuāng) 龀 chèn 叟(sǒu)

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雍(yōng)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揣摩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

3、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章,熟悉了故事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课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众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的意义(再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己语言回答:道路畅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众人对愚公移山持何态度?

1)、愚公妻:献疑,合乎情理的疑问。真实地指出丈夫移山所面临的困难,对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君:尊敬。(疑)

2)、智叟:反对(强烈)和嘲笑。汝:轻视,轻贱的称呼。(笑和止)

3)、愚公的子孙:纷纷赞同、坚决支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妻子的“疑”,使移山得以顺利开始。)

4)“遗男”: 乐于相助、积极参加。

4、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子孙及“遗男”的态度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5、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⑴ 山体庞大;⑵ 工具简陋;

⑶ 劳力不足 ;⑷ 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6、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移走。

7、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

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8、学生概括愚公移山精神

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9、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10、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充分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板书设计:

愚公妻:献疑。

智叟:反对、嘲笑。

愚公精神:挑战困难,坚持不懈。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六】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做事要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2.活动中能大胆地质疑,并根据经验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愚公移山》的故事幻灯片、图片。

活动过程:

1.交流爬山体验,导人课题。

★指导语:你们爬过山吗?爬很高的山会有什么感觉?

2.在自由阅读、质疑和集体解疑的过程中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初步了解阅读的内容,激发自己看书、提问的欲望。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很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记在记录纸上,等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指导语:在记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标记和图画把问题记录清楚。

(3)阅读图书。

(4)欣赏幻灯片,结合记录纸集体讨论问题,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3.完整欣赏、理解故事。

4.集体讨论,用现代的方法解决问题。

★指导语:如果我们现在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

延伸活动: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开展新编故事的活动。

资料链接: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位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一座山,正好堵住了道路,出门回家都得绕道,非常不方便。有一天,愚公举行了一个家庭会议,计划从大门起,掘开一条道路,可以经过豫南直通汉水。愚公率领妻子和儿女,开始挑土凿石,进行开道。大家忙于挖山,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一次。

河曲有一个名叫智叟的人笑他们说:“老公公,你真傻!凭你的残年余力以及几个儿女,不要说是毁山开道,就是用尽了毕生的力气也动不了山的毫毛啊!”愚公叹了一口气说:“你真是固执不通,你的智慧还不如我的妻子、孩子呢!你认为我已经这么老了,但我死了后有儿子,儿子之后有孙子,孙子再生儿子,子子孙孙,可以一代接一代的开凿,而山是死的,不会再增加,何必担心大山不能被我们一家铲平呢?”

上帝知道了愚公这样的坚毅精神,非常感动,于是将两座大山从他的门前移开,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活动反思:

《愚公移山》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我在设计本活动时决定引导幼儿从情感、态度等方面去感受故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寓言故事的魅力所在。

在评价愚公的行为是否愚蠢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创意地看问题。幼儿能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发言,表达观点,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积极的讨论,思维更加灵活,他们能够多角度地看问题。在孩子们不断讨论中故事中所隐藏的深刻含义显现出来,这远比我“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要轻松许多。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七】

教学目标:

一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二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教学重点: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二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一导入新课。

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2.教师提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

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四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八】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正确翻译文言文。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

2、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愚公,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的一个知名人物,关于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个人物被人不断称颂?

二、作家作品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本文体裁是寓言。

三、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课文朗读录音。

2、积累文言词语

方: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且:

面山:

惩(chéng):

塞(sè):

迂(yū):

聚室而谋:。室,

汝:

毕力平险:毕,

指通豫南:指,

汉阴:

杂然相许:杂然,许,

献疑:

以:

曾(céng):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常与“不”连用。

损: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

且:

焉:

置: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

荷(hè):

夫:成年男子。

叩石垦壤:。叩,

箕畚(jīběn):

孀(shuāng)妻:

遗男:

始:

龀(chèn):

寒暑易节:。易,。节,

始一反焉:反,

四、翻译课文

1、翻译

第一遍翻译:

第二遍翻译:

五、课堂总结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先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解释,再逐字逐词正确翻译。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背诵课文。

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一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阻塞,出入曲折。他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同。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疑问说:“凭借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况且哪里放置土石呢?”(大家)纷纷地说:“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愚公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遗腹子,才七八岁,蹦跳着前往帮助他。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九】

学习目标

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

明确故事寓意

正确理解有关实词、虚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

明确故事寓意

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

“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通过朗读和思维训练来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在泛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迁移中,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晓课文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词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属于文学作品范畴。愚公是作品中一个艺术形象。这是一幅放大的书中插图,请说出图中各种景物、人物的名称。(“太行、王屋二山”、“云层”、“夸娥氏二子”、“愚公”。教师板书课题:“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这篇故事的内容是什么?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仔细体会。

二、检查作业

1、注音

箕畚()始龀()穷匮()

亡以应()魁父()

2、解释加点的词

惩山北之塞()指通豫南()

三、师范读课文

1、对照书中的注音,学生默读课文。要求读流畅。

2、学生齐读课文。分小组或分男生女生读。

3、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习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读出语调。

四、学生品读课文

1、理解读。对照书中的释义,默读课文。教师检查阅读效果,根据教师提示的要求,学生读特定的句子(如教师提示:“请读出写愚公移山方法的句子,……原因的句子、……结果的句子”)

2、理解说。(每个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说的内容和要求,先个人思考,后小组交流,

每一小组推派一人在全班交流)

①说故事内容

②说故事寓意

③用现代文分角色表演。

3、理解写。①感悟道理:愚公不畏困难移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后代人。愚公认识山不加增,人力能战胜自然的道理。②设计板书: 苦

愚愚公:利移山不愚

公 理

山智叟:知难而退

无所作为不智

讥讽阻拦

五、课堂检测

1、注音:

万仞()孀妻()迂()曾不能()

一厝()朔东()智叟()

2、解释词语

惩_____险______诸______箕畚_____心_____虽_______匮_______感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文言词的含义

2、体会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学生提出质疑的词语,互动解疑

2、小组汇报交流网上搜集到的信息

3、背诵课文某一段落

二、品读课文

(教师设问激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以下设疑供选择。)

1、愚公的年龄有多大?

2、小男孩有多少岁,父亲可疼他?

3、愚公妻子和智叟话的结构相似,都对愚公的体力提出了质疑,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江阴大桥”中的“阴”是什么含义?地名或企业名中有类似的词吗?请举例。

(江阳工业园区、淮阴市)

三、检测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其妻献疑曰()年且九十()

①惧其不已()②

其如土石何()且焉置土石()

以君之力()

③操蛇之神闻之()无陇断焉()

魁魁父之丘()④

汝心之固()且焉置土石()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研读课文

(一)阅读思考,探究迁移。(以下设疑供选择)

1、能不能以“智公移山”为题?

2、如果没有玉帝的被感动,愚公的志愿最终能实现吗?

3、文中为什么要安排邻人相助的情节?

4、有人说“面山而居”不如“背山而居”,根本不需要耗巨资(人资,物资)去移山。

你认为对吗?

5、想一想,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在你的学习生活里,会遇到“山”吗?面对“山”,我们应抱怎样的态度?

(二)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三)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学生自测自评自结。

(四)小结参考:

1、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或社会的现象,就借助于幻想中具有超人智慧的力量的神来解释问题。神话往往代表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2、愚公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是伟大、艰巨的,必须有坚毅的精神才能完成。所谓绕道搬家,是屈服于自然,是害怕困难、逃避矛盾的心理表现。

五、布置作业

1、书后思考练习

2、背诵全文。

3.以“有志者事竟成”为话题,写一篇读后感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十】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做事要坚持到底、有始有终。

2.活动中能大胆地质疑,并根据经验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愚公移山》的故事幻灯片、图片。

活动过程:

1.交流爬山体验,导人课题。

★指导语:你们爬过山吗?爬很高的山会有什么感觉?

2.在自由阅读、质疑和集体解疑的过程中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初步了解阅读的内容,激发自己看书、提问的欲望。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很有趣的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记在记录纸上,等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指导语:在记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标记和图画把问题记录清楚。

(3)阅读图书。

(4)欣赏幻灯片,结合记录纸集体讨论问题,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3.完整欣赏、理解故事。

4.集体讨论,用现代的方法解决问题。

★指导语:如果我们现在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

延伸活动: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开展新编故事的活动。

资料链接: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位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一座山,正好堵住了道路,出门回家都得绕道,非常不方便。有一天,愚公举行了一个家庭会议,计划从大门起,掘开一条道路,可以经过豫南直通汉水。愚公率领妻子和儿女,开始挑土凿石,进行开道。大家忙于挖山,逢年过节才能回家一次。

河曲有一个名叫智叟的人笑他们说:“老公公,你真傻!凭你的残年余力以及几个儿女,不要说是毁山开道,就是用尽了毕生的力气也动不了山的毫毛啊!”愚公叹了一口气说:“你真是固执不通,你的智慧还不如我的妻子、孩子呢!你认为我已经这么老了,但我死了后有儿子,儿子之后有孙子,孙子再生儿子,子子孙孙,可以一代接一代的开凿,而山是死的,不会再增加,何必担心大山不能被我们一家铲平呢?”

上帝知道了愚公这样的坚毅精神,非常感动,于是将两座大山从他的门前移开,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活动反思:

《愚公移山》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我在设计本活动时决定引导幼儿从情感、态度等方面去感受故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也是寓言故事的魅力所在。

在评价愚公的行为是否愚蠢的问题上,要有意识地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创意地看问题。幼儿能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发言,表达观点,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积极的讨论,思维更加灵活,他们能够多角度地看问题。在孩子们不断讨论中故事中所隐藏的深刻含义显现出来,这远比我“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要轻松许多。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文言字词。

⑵通过愚公的言行来把握其性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⑴讨论探究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⑵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认识这篇寓言故事的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愚公身上所具备的我国古代人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学习愚公认定目标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教学设想】

1、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局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1、借助注释,通过提问,师生讨论,相互检测等方式完成字词句的教学。

2、通过朗读,把握讨论的方向,学生分组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接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感受一上愚公一家不畏艰辛、持之以恒、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观看图画

让学生看图,并叫学生同桌互讲。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声读。

四、疏通文意

重点应当是解释难词、难句。如险在本文中指的是高山,阴指的是水的南面等,要用比较的方式来讲。

难句的理解。如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等四五句,可用文白对照方式讲,只求懂得大意,不要引语法概念。

个别难词、难句可能有不同解释,不必说明理由。

五、课堂讨论

讨论可分两个步骤:

可以向学生提出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这个人物有什么意图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什么作用故事的神话结尾告诉我们什么之类的问题。

可以就这篇寓言的思想意义展开讨论。此外出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些大事感兴趣的问题,如这个故事如果不用神话结尾,该怎么结尾。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的经典语句。

2、写个篇读后感。

七、脉络梳理(板书设计)

一(1):环境与背景(下文铺垫)

二(2、3):愚公移山的艰辛与决心(主旨所在)

三(4):移山理想实现(结尾浪漫)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揣摩人物语言中隐含的思想情感。

3、领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章,熟悉了故事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课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愚公移山的原因、众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遇到的困难以及移山的意义(再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1、愚公为何要移山?

大山阻塞,去山南要绕道而行。或答“出入不便”。

2、移山有何意义?

可用原文回答:“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也可用自己语言回答:道路畅通,出入方便。如答“造福子孙”则更佳。

3、众人对愚公移山持何态度?

(1)愚公妻:献疑,合乎情理的疑问。真实地指出丈夫移山所面临的困难,对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君:尊敬。(疑)

(2)智叟:反对(强烈)和嘲笑。汝:轻视,轻贱的称呼。(笑和止)

(3)愚公的子孙:纷纷赞同、坚决支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妻子的“疑”,使移山得以顺利开始。)

(4)“遗男”: 乐于相助、积极参加。

4、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子孙及“遗男”的态度说明愚公的举动得到众人的支持,移山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5、在当时的条件下,移山有何困难?

可从三四个方面回答:⑴ 山体庞大;⑵ 工具简陋;

⑶ 劳力不足 ;⑷ 路途遥远。(要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6、既然移山困难重重,愚公为何不放弃呢?

因为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大山必能移走。

7、太行、王屋二山最终是靠神的力量移走的,作者为何这样设计结尾?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恰

恰说明愚公精神感人至深。

8、学生概括愚公移山精神

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9、如果你是愚公,你如何解决大山阻塞的难题?

可开凿隧道,可开辟一条山路、可搬家??

10、在今天,我们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除了需要愚公精神外,还需要什么?

除了苦干,还要巧干、依靠科学技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山,希望你们也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当然,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充分发挥想象,描写愚公等挖土运石的情景。

板书设计:

愚公妻:献疑。

智叟:反对、嘲笑。

愚公精神:挑战困难,坚持不懈。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读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3.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了解全文内容,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四、教具准备:

龟、兔、蜗牛、蚯蚓的图片各1张。

五、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老师拿出龟、兔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呀?”

学生回答:“乌龟、兔子。”

师:“看到这两个小动物,你们想到了什么故事?”

学生:“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师:“为什么结局是乌龟胜利,而小兔失败了呢?”

生:“因为小兔自以为是,而乌龟能坚持不懈地努力。”

(2)师拿出蜗牛和蚯蚓的图片问:大家还记得这两个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吗?(请学生讲一讲)

生:讲故事。(师引导:蜗牛要干什么,蚯蚓对蜗牛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跟同学们刚才讲的故事很类似,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要把两座大山移走,这表面看似可笑的事情,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谁又对这件事报以嘲笑和反对呢,愚公面对打击有没有停止行动呢,现在请大家快速读一遍14课:愚公移山,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之后,请一名同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组内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语气。

3.细读感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后,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生:用文中的话回答。

(2)师:愚公跟谁商讨的呢?请同学读第2—6自然段,读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相机板书:直插云霄,渤海。)

(3)师:愚公带领大家是怎样移山的呢,移山过程中遇到了什么事,请大家读7—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

生:读后用文中的话回答问题。(师引导:结合现代社会的挖土工具跟愚公移山的工具对比交流,感受寓公移山的困难之大,再把智叟的反讥与愚公说的话对比,体会愚公的坚忍不拔的品格与定会成功的信念。相机板书:大半年、箩筐、锄头、痴心妄想、风烛残年。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问:“功夫不负有心人,愚公移山成功了。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说:愚公移山的事情感动了玉皇大帝,大家细细想想,到底是什么让玉皇大帝感动了?”

生答:“是愚公的精神。”

师问:“什么精神?”

生答:“遇到困难不后退,持之以恒的精神。”(师板书:持之以恒)

4.讨论、交流。

师:“如果玉皇大帝没派两个大力士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移走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5.谈体会。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明白了很多道理,请同学们说给大家听,可以举相关的例子,也可以说名人名言。

生举例:“滴水穿石”的故事,《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白色的金盏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等等。

名人名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牛顿(英国)

6.布置作业:

师:“我发现本文里有至少20个多音字,请同学们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7.结束:

师:“请同学们唱一遍《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来结束这节课。”

生:唱。

六、板书设计:

直插云霄

箩筐锄头

愚公移山 痴心妄想成功(坚持不懈)

风烛残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篇就用孩子们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入,对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喜闻乐见,这样,一下子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又乘胜追击引入了“蜗牛和蚯蚓”的故事,让学生们初步感觉到本节课要学习的人生哲理是什么。接下来,趁热打铁,引入本课《愚公移山》,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使学习活动进行起来是学有所导,学有所依。这种学习活动是自主的,是有内驱力的。学生始终带着疑问主动去学,学得有方向,有目标,不但能够清晰了解故事内容,而且能够体悟到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从而达到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最后,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说起相关故事,如“滴水穿石”,“蜗牛与黄鹂鸟”等等,这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最后,以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来结束本课,使本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情景教学,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氛围营造,使遥远变为现实,使抽象变为形象,使高深变为浅显。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而不是背负沉重的压力和与痛苦作斗争。是真正的生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参考十三篇

将本文的电子版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可以打印分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推荐

  •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方案怎么写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方案怎么写

    想要得到老板的欣赏,会写一手好的方案,肯定是一个加分项,再加上的好的执行就是完美。以下是小编用心汇总的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方案怎么写,在此提供给您做学习收藏,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公务员培训班计划方案【三篇】
    公务员培训班计划方案【三篇】

    一份策划方案,目的就是要去介绍你所宣传的活动,举办这个活动有什么目的?要做到什么效果。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公务员培训班计划方案【三篇】,有需要的朋友,欢迎朋友收藏阅读。

  • 市场销售业务员培训方案范例
    市场销售业务员培训方案范例

    方案中要标明时间,又不完全是将生成时间放在文末,而大多是将其列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的特定位置。下面是知了否小编用心搜集整理的市场销售业务员培训方案范例,在这里提供给朋友做收藏修改,一起来看看吧。

  • 共产党员学习培训计划书
    共产党员学习培训计划书

    当然灵感不是一时迸发出来的,离不开日常的学习,策划方案的撰写需要自己平时在工作生活中的大量学习和积累。下面是知了否小编认真搜集整理的共产党员学习培训计划书,欢迎参考使用,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工作和学习。

0